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详细内容

试论民主党派的积极参政议政与制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1-26 信息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南省常德市委员会 【字体: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含若干制度要素,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该制度肇始于65年前5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五一口号”,成型于1949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自此之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经历了风风雨雨,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披荆斩棘、百折不回地走到今天。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这个制度不仅在过去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后的征程上还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重要的政治价值的体现;民主党派怎样积极参政议政,是该制度继续保持政治活力的关键。而民主党派怎样才能积极地参政议政,有多方面的因素,制度设计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谓制度设计,从内容来看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简称“该制度”)的产生、发展、完善,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怎样合作,是该制度怎样运转,是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怎样去参政议政等等。从范围来看,是指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方面面的设计。从操作来看,主要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共怎样高屋建瓴、统筹兼顾、运筹帷幄、与时俱进。

  65年的历史实践表明,什么时候有了好的制度设计,什么时候该制度就能较好地发挥其政治效能。文革前可以作为该制度历史实践的初始阶段,各民主党派在不同的程度上、不同的事情上与中共有了较好的政治合作,该制度体现出其蓬勃的生命力。50年代后期的政治运动,使该制度蒙上了不详的阴影,极大地干扰了该制度的正常发挥。十年文革时期,是该制度历史实践的第二个时期。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书写的不仅仅是其形式、内容的史无前例,彰显的更是其后果的史无前例,这是中共的政治浩劫,是国家的政治浩劫,是民族的政治浩劫,何尝不是该制度的政治浩劫?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痛定思痛,勇于反思,拨乱反正,适时地明智地重新与各民主党派合作,该制度焕发出活力,并且不断地逐步地完善。由此进入到该制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是其从灾难中顽强崛起,重新焕发活力,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到今天为止,可以说该制度不仅运转正常,而且日益明显地凸显其政治价值。今日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密不可分,与各民族人民的奋发图强、努力奉献密不可分,与中共的政治睿智、面对复杂国内外形势的政治定力和不断的自我完善密不可分,同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也密不可分。

  展望未来,该制度活力无限,但中国面临的历史使命任重道远,它需要该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

  从制度设计的内容来看,在怎样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怎样面对实现“中国梦”的艰巨任务、怎样完成国家统一大业、怎样理顺国内各阶层各群体的关系及其与执政党的关系、怎样使中共能更好地胜任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世界大国之一的中国的执政党的重任等方面,还需进行新的制度设计。

  从制度设计的范围来看,最高层的制度设计极其重要,纲举目张。这方面已经做得较好,是继续完善的问题。但是中观设计、微观设计却是该制度的软肋。这里讲的中观设计,指的是介于中央和基层(市、县、单位)之间的设计,具体讲就是省(直辖市)和国家的一些部门、团体、单位等的制度设计。长期以来,该制度的实践、运行是中央好于省、省好于市、市好于单位。这便反映出该制度中观设计和微观设计的不足。往往是上有大政策,但却缺乏实际操作的一些具体政策。中国是个大国,情况复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发展差异,执行该制度也需因地制宜。尤其是在基层,由于对统一战线理论的认识水平高低不等、对该制度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基层领导政治把握能力的强弱有别、在政治思维上看问题的全面与否等等原因,不同地方和单位对该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不仅有差异,个别的甚至有云泥之别。因此,重视和加强中观设计和微观设计,是该制度能否更好运行、真正发挥其在新时期的重要作用的关键。

  从制度设计的操作来看,操作者乃执政党中央及其下属各级党委。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来看,中共是真正把该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诸重要制度之一来看待并努力付诸实际的,是该制度的灵魂和核心。从中共中央不断完善该制度的种种举措视之,是可圈可点的。然而下属的省、市等各级党委,在该制度的中观设计和微观设计方面,其积极性、创造性和领悟力却有差距,还有不少需要加强、弥补之处。正是这些中观设计和微观设计的具体操作者们,决定了该制度的真正落实,决定了该制度运行的上下通畅,决定了该制度的生命力。

总之,该制度的设计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虽然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不是完全和唯一依据于该制度,但是制度设计层面上的不同却决定着该制度的是否科学、是否有效。有了一个完备的、有效的制度,还需要通过一些必要的渠道来保障其运行的有力、稳定和持续,这应当是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措施等等来实现。

分享到: